全球AI算力竞争白热化,国产芯片崛起,景嘉微成国内GPU领军者
全球AI算力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目前,英伟达凭借其GPU的强大通用性和深厚的生态优势,几乎垄断了全球GPU市场,市占率达到90%。然而,随着美国对中国芯片出口的限制以及国内政策对“东数西算”及信创产业的大力支持,国产芯片逐步崭露头角,国产替代的进程加速。
从技术层面看,AI算力芯片的竞争可以划分为三大类:GPU、ASIC和FPGA。GPU以其通用性强、适合并行计算的优势,仍然是AI训练阶段的主流选择;而ASIC芯片,尤其是在推理环节的巨大潜力,正逐步成为市场的新宠。
景嘉微:国内GPU的领军企业
景嘉微作为国内GPU领域的领军企业,在自主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推出的JM9系列芯片,满足了高性能显示与AI计算的需求,其自主研发的技术涵盖了从芯片底层设计到GPU驱动程序等多个关键领域。特别是JM11系列芯片,其性能已达到与英伟达RTX 3060相当,并接近RTX 4060水平,显示出其强大的技术实力。
龙芯中科:自主指令集CPU的先锋
龙芯中科在自主研发方面也展现了强劲的实力,特别是在CPU领域。作为国内唯一基于自主指令系统()构建生态的企业,龙芯通过其自研的GPGPU芯片——龙芯,进一步拓展了AI运算的能力。2025年上半年,龙芯预计将完成的流片,预计性能将达到AMD RX 550级别,广泛支持终端AI计算。值得一提的是,龙芯的市场表现也非常强劲,在北京市2025年终端设备集中带量采购项目中,龙芯的产品占据了63%的市场份额。
海光信息:CPU与GPU双赛道布局
海光信息通过在CPU与GPU两个赛道的双重布局,稳居国内领先地位。其推出的深算二号DCU系列芯片,兼具高性能与高能效,为大数据处理、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该芯片的技术优势使得其在国内的AI大模型应用中处于领先地位,与、文心一言等多个大型模型全面适配。
芯原股份:半导体IP的领先企业
作为国内半导体IP授权市场的龙头企业,芯原股份通过推出架构的GPU IP系列,在云游戏、AI PC、独立显卡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其NPU IP已经广泛应用于多款AI芯片,全球出货量突破1亿颗,并在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场景中得到广泛部署。芯原的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其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影响力,也在于其成功实施的车规级智慧驾驶系统设计平台。
航锦科技:从化工到半导体的跨界创新
航锦科技在半导体领域的跨界创新为其带来了独特的竞争力。通过全资子公司长沙韶光研发的GPU芯片,航锦科技在自主可控设备领域取得了突破,并获得了相关订单。航锦不仅在芯片领域表现出色,还凭借其在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多芯片组件和SMT模块电路等方面的强大制造能力,进一步强化了其产品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摩尔线程: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国产GPU创新者
摩尔线程通过自研的全功能GPU芯片,打破了国产GPU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其产品线包括MTT S30、MTT S70和MTT S80等,均采用先进的MUSA架构,能够同时覆盖图形渲染与AI高性能计算。摩尔线程的技术优势使其成为国内AI芯片的第一梯队,2024年11月,摩尔线程将启动IPO辅导,进一步推动其在国内外市场的扩展。
更多行业详细资料全部整理在《龙头内参》中。
可以关注公众号发送私信“666”免费领取!
点赞在看,财运翻番!
随手一转,涨停不断~
您的在看,是我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素材引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资料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的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