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学院专业概况汇编发布
编者按:2024年1月~4月,由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组织编写的“全国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学院(专业)基本概况汇编(2024版)”荣誉出品,《汇编》158万字左右,首次收录全国201所高校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学院(专业)基本信息、办学特色、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实验室建设等多项内容,对振兴高校专业建设发展、争创一流学科、创建一流专业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汇编》收录了54位专家编委寄语,现予以陆续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北京化工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自2017年创办以来,至2023年为止已培养了3届毕业生,各高校依然在依托自身原有的专业特点、原有的专业基础,按照各自的模式进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探索。尽管各自的专业建设方案和模式日趋稳定和成熟,但缺乏统一的培养目标和框架的情况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对学生的报考大学、就业、考研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个人认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建设,应该从数据挖掘和分析理论方法、大数据技术、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等多个角度,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个多维度的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划定核心课程、设计拓展课程和实践环节。各高校均在该框架下,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地设定培养方案,从而既能保证本专业的专业特色、体现本专业与其它专业的区分度,又能给各高校一定的自由度,体现各自的行业特色。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所涉及的专业技术更新迭代快,为了保证专业培养出契合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需要高校与企业从课程建设、实践培训、学科竞赛等各方面加强合作,使学生能够全面接触、了解主流方法和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选择。这一方面需要高校把握住内容相对不变的核心课程,另一方面需要与企业紧密合作,引入企业优质资源,在拓展课程、实践课程、学科竞赛等维度,实现对新方法、新技术的追踪。
总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一个技术发展变化日新月异,在其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把握其核心、追踪其外延,努力加强师资建设,通过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出优秀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
卢罡,北京化工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负责人、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2013年在MIT的CCI(群体智能中心)访学半年。现为CCF高性能计算专委会委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理事、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高性能计算平台负责人、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网络与社会计算、面向大规模图计算的大数据技术及HPC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目前发表SCI、EI、中文核心论文共计五十余篇;主持、参与横向、纵向科研项目及教改项目共计二十余项;参与获得省部级技术发明奖一项、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一项;参与获得省部级教改项目特等奖一项;参与编写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一套;参与建设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一门。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简称:高校联盟)是由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54家高校、企业共同发起,于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正式成立。迄今为止,联盟发展会员300多家, 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联盟由一批积极投身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教育事业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公益性、全国性学术交流服务平台。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担任联盟理事长。联盟工作接受工信部、国家网信办等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联盟主要工作是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加盟微信)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
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全称是“山西省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经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23年10月在太原成立的第一批专业研究人工智能、赋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独立法人组织。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依托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及理事会资源,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系列文件精神和工作计划,将研究院打造成为山西省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的示范应用推广平台,同时面向全国开展人工智能业务。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名誉院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担任,院长由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方志军担任。研究院内设AI产业学院共建中心、实训实习就业中心、实验室建设中心、专家智库等6个职能部门。欢迎加入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专家智库,共同赋能高校AI人才培养及产教融合事业发展。
高校区块链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区块链专委会(简称:高校区块链专委会),是由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贵州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网安、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4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19年12月7日在广东省佛山市正式成立。目前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70多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顾问;福州大学教授蔡维德、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主任斯雪明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区块链中心主任陈钟教授担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任。高校区块链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区块链教育,为高校区块链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元宇宙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元宇宙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元宇宙专委会),是由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汕头大学、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元宇宙协会、英伟达中国、海尔衣联网研究院、海豚大数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等全国20多所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2年11月5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软件与虚拟现实领域专家赵沁平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名誉院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李伯虎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名誉主任;清华大学信息国研中心可信软件和大数据部常务副主任邢春晓担任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任委员。目前已发展高校及企业会员30多家。高校元宇宙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元宇宙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元宇宙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为元宇宙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简称: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是由华算人工智能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印刷学院、西藏民族大学、河北金融学院、重庆财经学院、苏州城市学院、北京中关村软件园、百度、海豚大数据科技等全国60多家高校、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于2024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姜旭平、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赖茂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担任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任委员。高校数字经济专委会主要工作是促进高校数字经济专业建设及学科发展,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校数字经济专业教育教学提供专家咨询服务。
联盟“资料图书馆”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