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界大震撼!Anthropic近达成100亿美元融资,估值将达1700亿?
AI界再度传来震撼消息:成立仅四年的初创公司正在接近达成一项100亿美元的新融资协议,这一数字较此前市场传闻的50亿美元翻了一番。据彭博社报道,由于投资者需求强劲,这一数额大幅增加。
这轮融资规模之大令人咋舌。融资谈判仍在进行中,最终金额可能还会调整,但毫无疑问,这将刷新人工智能领域单笔融资的新纪录。此轮融资完成后,的估值预计将达到170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全球初创公司估值史上名列前茅。
据悉,此轮融资由 领投,TPG Inc.、光速创投、Spark 及Menlo 等知名投资机构积极参与。卡塔尔投资局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等主权基金也在就加入投资进行深入谈判。
随着后二者主权基金的加入,这场百亿美元融资盛宴已经超越了科技巨头争夺AI话语权的范畴,成为国家层面在人工智能战略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布局。
一、血统
虽然大家对早有耳闻,但还得简单赘述一下这家公司的背景。
由Dario 和 兄妹于2021年创立。这家公司的核心团队来头不小,正是GPT系列产品的早期开发者。
Dario 拥有斯坦福、普林斯顿等顶尖学府的学历,主攻物理学,后来转向神经科学。职业生涯早期,他曾在百度硅谷AI实验室工作,成为吴恩达手下的研究员,后来转到谷歌担任高级研究员。
2016年,他加入,负责掌管公司安全并带领团队研发GPT-2和GPT-3。2020年底,由于对的发展方向存在分歧,这个分歧主要是微软投资可能导致的商业化倾向和对AI安全性研究的忽视。于是Dario 决定与妹妹共同创立一家与价值观不同的。公司的定位是“人工智能安全和研究公司”,致力于构建可靠、可解释和可操纵的AI系统。这个名字本身就有“与人类有关”的含义。
再来梳理一下公司产品进展线。的主要产品是AI聊天机器人系列。
2023年3月,公司发布了类似的AI对话系统。
2023年7月11日,发布了全新的 2大语言模型。相比前代版本, 2性能有所提升,且能够实现更长文本的响应,在编程、数学、推理等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2024年3月4日,公司发布 3模型家族。是首次引入多模态功能的模型,能够处理和分析文档、图像、视频等多种数据类型。公司表示,在各种基准测试中,该家族中 3 Opus在各种基准测试中表现优于的GPT-4和谷歌的 1.0 Ultra。
2024年10月22日,公司宣布推出升级版的 3.5 模型,声称会达到“仿佛一个人在电脑前工作”的效果。
2025年2月25日,推出 3.7 ,称这是其迄今为止最智能的模型,也是市场上首款混合推理模型。
的商业表现同样惊艳。主要采用to B的商业模式,据公司向部分投资者披露的数据,的年化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增长了四倍,已超过40亿美元。还记得2025年2月份融资时,已实现10亿美元的年化收入,这一数字已较上年增长约10倍,当时市销率已达到60倍。
伴随收入增长还包括人员。截至2024年,公司员工人数已达到915人,公司预计到2025年底,总员工数将超过1900人。
尽管整个行业仍在巨额投入,但头部AI公司已展现出强大的商业化能力。尤其是,8月消息,今年公司营收预计将增长三倍,达到127亿美元。今年3月时公司年经常性收入已达到100亿美元。其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在最新的采访中提到,在7月首次实现了10亿美元的单月营收。
当前,的与的、的一起,成为美国批准政府机构使用的三项AI服务之一。
二、亚马逊、谷歌为主导的融资竞赛
被视作最大对手,融资历程可谓一路高歌猛进,自成立以来已完成多轮大规模融资。这里面,亚马逊和谷歌等科技巨头对的支持最为积极。
2021年5月的A轮融资中,获得1.24亿美元融资,由Skype联合创始人Jaan 领投,联合创始人 等跟投,这笔资金帮助在创立初期得以组建团队、开展基础研究。
2022年4月的B轮融资中完成5.8亿美元融资,主要由FTX创始人Sam -Fried领投。
2023年,随着AI行业的热度持续攀升,谷歌与亚马逊开始重仓,成为最大股东:2月获得谷歌3亿美元投资,谷歌成为战略股东后,5月的C轮融资中又获得4.5亿美元,由Spark 领投,众多知名机构参投。9月,亚马逊宣布投资40亿美元,并成为的主要云服务提供商,这一合作不仅为带来巨额资金,更在云计算资源上提供了坚实保障,双方的深度绑定引发行业广泛关注。10月,谷歌追加投资20亿美元,进一步彰显了对发展前景的看好。
业内认为,谷歌对的重仓手笔,相当于谷歌与微软的暗中较量,因为微软于5年前倾注10亿美元支持公司开发,而同样拥有与“扳手腕”的实力。
2024年,的融资步伐依旧迅猛,亚马逊再度重仓出击:2月的D轮融资完成7.5亿美元,由Menlo 领投。3月在二级市场获得8.84亿美元投资,5月再次在二级市场筹集4.52亿美元。11月,亚马逊追加投资40亿美元,巩固了双方的合作关系,也使得亚马逊对的总投资达到惊人的80亿美元。
2025年,的融资还在加大力度,单笔融资均为大手笔:3月完成35亿美元的E轮融资,由光速创投领投,贝西默风投、思科投资、D1资本、富达管理与研究、 、简街、Menlo风投、风投等新老投资者参投,投后估值达615亿美元。
紧接着就是本次高达100亿美元的新融资。在股东阵容上面,随着卡塔尔投资局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等主权基金的加入,这场资本盛宴背后将又增加一股势力方,成为科技巨头与主权财富基金对下一代AI主导权的激烈争夺。
截至2025年初,总筹资金额超过18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AI独角兽之一。风口造富,创始团队也早已身价倍增。根据每个人将继续持有超过2%的股权来看,创始团队的7位成员都早已成为亿万富翁。不过,据说兄妹二人并不痴迷于财富。《晚邮报》曾经报道称,Dario 信奉硅谷信条,对财富兴趣不高。 曾说:“财富并不是有益的驱动力,它反而会影响你施展宏图。”
新融资若顺利达成,这将为与、马斯克的xAI之间的竞争提供充足弹药。2025年,整个AI大模型行业依然在加大投入,频频刷新融资额度,在投入方向上也有所变化。
如引领行业的,今年3月完成了一轮400亿美元的融资,估值为3000亿美元,创下未上市科技公司融资规模的历史纪录。资金的重点投入已经从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研发拓展至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约180亿美元专项用于“星际之门”项目。据悉,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AI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旨在构建大规模的数据中心网络,以满足下一代AI模型对算力的巨大需求。该项目已于2025年1月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
首席财务官Sarah Friar也于最近的采访中提到:“目前最大挑战就是一直处于算力不足的状态。”
另外,马斯克的xAI也于今年4月被传拟融资200亿美元,若交易达成,xAI估值可能将突破1200亿美元。不过,目前未有进一步消息流出。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无论是、xAI还是,他们的巨额融资均发生在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的背景下。这标志着AI产业进入了以巨量资本、算力基础和生态竞争为特征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