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科技变革下,是德科技如何助力底层硬件可靠?
2025年的全球科技产业正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变革。当掀起的大模型狂潮催生万亿级数据中心投资,当各国6G研发竞速赛进入毫米波与太赫兹的深水区,一个鲜少被公众讨论却至关重要的命题浮出水面:如何确保这些前沿技术的底层硬件可靠到足以承载人类的愿景?
作为全球测试测量领域的“隐形冠军”,是德科技( )在这场变革中扮演着独特角色。在 World Tech Day 2025上,是德科技罕见地系统阐释了技术迭代期的生存法则:既要成为AI与6G革命的“温度计”,精准诊断产业痛点;又要化身“手术刀”,通过全栈解决方案切入技术演进的毛细血管。这家从惠普实验室走出、拥有85年技术积淀的企业,正试图在狂飙突进的技术浪潮中重新定义测试测量的价值坐标。
AI狂潮下的冷思考,当算力投资遭遇“早高峰拥堵”
“投入几百亿元建设的数据中心,GPU仅有38%的时间处于工作状态。”是德科技大中华区高速数字市场部经理李坚的这句话,揭开了AI热潮背后的效率困境。随着大模型参数规模突破万亿级,算力集群从千卡向万卡规模扩张,硬件可靠性问题正成为制约AI发展的关键瓶颈。
是德科技大中华区高速数字市场部经理李坚
李坚用交通拥堵类比数据中心的运行状态:“当流量调节机制不完善时,GPU会长时间等待数据,就像早高峰的十字路口,红绿灯调节机制失灵导致拥堵。”这种低效源于多重技术矛盾:单通道速率向224G甚至448G迈进时,PCB板上的信号损耗与串扰成倍增加;光模块从400G向1.6T迭代中,功耗与散热问题凸显;脉冲式数据流量更易引发网络瘫痪。
是德科技人工智能(KAI)系列解决方案
是德科技的应对策略是构建覆盖全技术栈的“KAI”解决方案矩阵。据李坚介绍,其产品布局严格遵循数据中心架构分层:算力板卡层(KAI )验证GPU与存储器的协同效率;互连层(KAI )解决高速电缆与光模块的物理极限;网络层(KAI )模拟东西向流量负载;能效层(KAI Power)优化电源转换效率。这种全栈覆盖并非简单的产品堆砌,而是针对AI特有的脉冲式流量设计的协同体系。其新发布的224G采样示波器与1.6T网络性能测试仪,均瞄准了头部厂商的超前需求。李坚表示,是德科技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预研共创模式,通过开放实验室资源、提供原型机验证支持,共同开展“无壳原型”级技术攻关,以解决前沿领域尚无成熟方案的技术挑战。
6G迷局中的标准博弈
相比已进入商业化冲刺阶段的AI,6G的叙事则显得更为复杂。当欧洲运营商仍在为5G SA部署迟缓而焦头烂额时,是德科技却将6G列为三大战略方向之一,这种看似矛盾的布局背后藏着产业逻辑的转变。“6G绝对不是要建一张新网取代5G。”是德科技大中华区无线市场部经理白瑛指出。
是德科技大中华区无线市场部经理白瑛
白瑛认为,6G必须解决两大核心矛盾:其一是技术继承性与革新性的平衡。“空口技术是否需要彻底改变?至少需要向前兼容5G。”其二是商业化路径的明确性。“AI赋能6G之后,运营商能否获得新利润源?企业用户能否降低成本?”是德科技正在参与的标准制定中,网络拓扑重构成为关键突破点——通过NTN(非地面网络)实现卫星、无人机与地面基站的立体组网,同时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站点部署效率。“我们为马达加斯加运营商构建的虚拟网络模型,可基于人流和潮汐数据动态调整资源分配。”白瑛举例道。
协同创新的中国实践
在中国这一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是德科技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Marie 表示,是德科技在北京及全国多地部署专业研发团队,确保精准把握本土市场需求。这种深度本地化的研发布局,使其能够为中国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快速响应。
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Marie
开放式创新是是德科技在中国的重要策略。“我们邀请客户前来参观并亲自体验设备,此类实验室已覆盖多个城市。”Marie 描述的协作模式,打破了传统供应商与客户的界限。在上海设立的汽车客户中心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旨在支持中国快速发展的智能汽车产业。“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汽车领域的领导者。”
本土化不仅体现在地理布局上,更深入到服务模式与沟通方式。Marie 表示,中国客户更倾向于通过微信平台交流业务,因此是德科技在微信上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内容、视频资源及互动功能。Marie 所介绍的这种适应本土数字生态的做法,有效提升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服务响应能力。基于本地用户习惯的服务优化,体现了是德科技将全球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相结合的运营智慧。
在技术标准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是德科技与中国的产学研各界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李坚提到,是德科技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协会和组织,与行业内的同仁共同推动相关标准的发展。这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模式,在AI与6G等前沿技术领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度融入本土创新生态,是德科技得以在技术演进过程中保持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和标准话语权。
创新浪潮中的“不变之道”
从1939年惠普的一部分起步,到如今横跨AI、6G的科技巨头,是德科技85年的发展史恰是电子产业演进的一个缩影。正如Marie 那句意味深长的发言:“我不确定几年后来发言的是我自己,还是一个长得像我的机器人。”
这句玩笑背后,暗含测试测量行业的永恒价值。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对可靠性与效率的追求永远不会过时。在算力与带宽的竞赛逐渐触及物理边界的今天,或许正是时候重新审视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通信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 那句关于是德科技使命宣言的深意:“加速创新,创造一个安全互联的世界。”安全与互联这两个关键词的并置,恰好揭示了技术创新与风险控制的辩证关系。当行业狂奔向AI与6G的应许之地时,需要有人为这场远征校准坐标——这正是是德科技试图锚定的历史方位。
是德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通信解决方案事业部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