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大模型推动AI手机创新,深圳AI终端产业迅猛发展

AI世纪 2025-03-14
大模型 2025-03-14

国产厂商全接入

以“端侧智能”为技术核心的智能手机市场,国内企业已广泛采用大型模型技术。这一战略布局凸显了我国产业链对技术创新的敏捷反应,反映出行业正逐步从单一硬件竞争转向软硬件融合的发展路径,同时也标志着手机行业正式进入了以人工智能为动力的新纪元。目前,国内手机制造商正积极接纳并热切期盼大模型技术带来的创新契机。

深圳厂商双突破

华为与荣耀等深圳企业通过推动“系统革新与生态构建”实现了双重进展。他们在系统层面持续创新,努力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此策略使深圳重新成为国内AI手机创新的先锋,为全球AI终端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增强了中国手机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和竞争力。

创新闭环助领跑

李恩汉,作为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通证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提出深圳手机制造商有望借助现有的AI技术,实现从技术到硬件,再到应用场景的快速更新与改进。这种闭环模式预计将推动深圳手机不断升级,助力深圳在全球AI终端市场保持领先,同时有望提升深圳在全球科技产业中的影响力。

厂商宣布新动作

2025年MWC期间,荣耀宣布了其战略调整,将业务重心从手机制造转向AI终端生态企业。公司计划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投入超过一百亿美元,以促进生态圈的构建。同时,华为宣布将发布首款搭载鸿蒙系统的智能手机。这款手机内置的语音助手小艺,结合了盘古和双模型技术,能够应对复杂的推理场景。该系统采用了端云协同的AI技术架构,在AI算法优化和数据流程处理方面,表现出了更为出色的智能水平和效率。

竞争重点转向

李恩汉指出,从长期视角来看,随着大型模型的采纳,手机市场竞争焦点将从硬件配置之争转变为AI应用的实际效能。那些拥有健全的系统级生态和丰富用户数据积累的企业将拥有竞争优势。这一转变促使手机制造商更加重视AI功能的实际应用和用户体验,进而推动整个行业持续向智能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

综合助力显优势

深圳手机品牌之优势,源于制造商在技术创新与系统构建方面的卓越能力。同时,得益于深圳在政策扶持、产业协同和应用场景创新等方面的全方位助力。深圳加快了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划进程,政府采纳了一系列措施以缓解企业负担,并建立了完整的政策体系。华为等企业展示了其全面技术实力,利用大湾区产业优势,推动了产业实际应用。同时,深圳在应用场景创新方面,推动了手机与城市数字化深度结合,加速了AI终端产业的发展。

深圳智能手机制造商在全球人工智能终端领域的竞争态势尚不明朗,其领先地位能否持续尚有不确定性。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同时,请不要忘记为本文点赞及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