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大模型技术突破:智能助手如何改变工作与学习方式

AI世纪 2025-03-03
大模型 2025-03-03

近期,中国的人工智能(AI)大模型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它们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更可能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新助力。想象一下,您可以随时向智能助手提问,获取精准答案,甚至让它为您撰写报告。在不久的将来,大模型将深入嵌入我们的智能手机,将其打造成为助力工作与学习的全能工具。

从宏观视角来看,AI大模型不仅是科技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与机器之间关系的缓冲器。如何正确地与AI相处?怎样让更多人享受到大模型带来的便利?这不禁让我们思考,AI的发展究竟会为社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阿里云智能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安琳指出,随着物理AI的崛起,AI技术正在突破虚拟的桎梏,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现在的AI已经不再是传统软件的简化版,而是引领行业发展的新动力。特别是手机AI的发展速度让人瞩目,从新增的多功能到跨应用的协作,未来的手机将在许多方面都与AI助手进行无缝互动。

复旦大学的教授肖仰华也表示,中国的AI大模型正在逐步迎头赶上,经过过去两年的努力,已跻身国际领先行列。等国产大模型的出现,展示了我国在低成本训练和长思维推理等领域的成熟技术,完全有能力与等全球领先的大模型竞争。

随着AI技术的普及,国产大模型展现出的多元化趋势愈发明显。文本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以及科学大模型等多种形态相继崭露头角。2023年初,行业对大模型的认知尚不深入,但的开源策略如今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使得更多人能够享受到AI技术带来的便利。同时,创业者的角色也在悄然转变:从单纯追求技术转向主动拥抱AI,寻求生态中的合作与共赢。

如何抓住AI大模型带来的机遇?肖教授指出,人人都有责任重新审视自身的核心价值。尽管AI在速度和效率上超越了人类,但人类独有的思维与情感始终是机器无法复制的。为此,我们应当培养驾驭AI的能力,构建一个强大的内心世界,以应对AI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安琳还指出,科技平权是AI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这一目标仍需各方共同努力,首先要解决数据的平权,其次是算力的平权,以推进云计算的发展,最终实现工具与生态的平权。

开源促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圈,安琳认为国内模型正在全球开源生态中扮演领导者角色。开放的原则是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进展的重要原因,因为开放意味着没有任何封闭的技术选择或规则约束。未来,AI将推动人类的生产力、经济产业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建立在开放共享的基础上。

面对AI的未来,肖教授强调局部治理对于大模型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只有坚持对AI未来美好的信念,并不断探索、拓宽技术的边界,才能迎来AI的无限可能。